- 有份爱 “援”自你我就在身边-渭南文明网

有份爱 “援”自你我就在身边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1-07-14

  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在户外运动、医疗救护、通信技术、搜救等领域内具有一技之长;平日里,他们散落在民间,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工作,需要时,迅速聚拢挺身而出——在渭南应急救援协会(救援队),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近日,记者见到了其中几位,通过他们,近距离了解这个团体。 

 图为:6月26日,救援队在草链岭进行体能拉

  “参加这个队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热爱户外运动,体力好,一颗热情的心。”马明侠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乐呵呵地说。作为渭南应急救援协会秘书长,她见证了这个团体的成立、壮大、发展。从当初只有23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到如今13个大队、近400名专业队员,从2009年组建户外救援队到2017年渭南应急救援协会成立,这支队伍依托的就是每一个有能力有爱心的人的坚持不懈。 

  搜救在翠华山参赛走失的女运动员;参与太平峪失踪驴友的救援;成功救援华山迷路的游客;配合政府、社区设立疫情防控点;配合消防官兵进行金堆镇的抗洪抢险……自2017年协会正式成立,到目前已参与完成了大大小小30多次应急救援任务,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及各类志愿活动20多次。以“援自你我,爱在身边”为使命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团结、奉献”的精神,协会在户外救援、自然灾害、城市应急等方面为近万名群众提供专业的公益救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我们常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应急救援更应如此。协会每年都有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拉练活动,从体能和思想上强化队员素质。各种工具、器具的使用;自救与互救方法;火灾应急培训;山野救援知识等,都是大家必须掌握的。2020年,救援协会临渭大队队长赵朝等6位队友代表渭南参加了第一期“应急救援员”国家5级资格证书培训,在突出户外救援特点的同时,强化自身业务能力,以教带练,使参训队员既掌握了救援本领,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渭南市红十字会对救援队员进行了现场初级救护员培训,参训率98%;从突发事件抢救到外伤包扎技能逐一考核考试,通过培训考评,合格率100%。 

  “当别人需要的时候,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上忙,心里头觉得舒服。”网名“红化绿叶”的兰莉红是一名老队员了。从最初的单纯热爱户外运动,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再到参与应急救援任务,她觉得自己的世界逐渐变得更加宽广,人生似乎也更有意义。“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只要是对的事,就值得去做。”赵朝说,他最难忘的是2012年参与太白县鳌山救援。当时,他和三个队友上午10点出发,下午3点到达山下,匆匆吃过一碗面后,便各自背着20公斤的背包往山上爬。在雨里走了一晚上,到达2800米营地。天亮时听说失踪者在另一个地点出现,便又往山下撤。到达太白县招待所时,人又困又累,一口气吃了两碗挂面才缓过劲来。“面对大自然,人必须有敬畏心,不能盲目冒险。”赵朝说,户外运动者应该牢记这一点。 

  协会有专门的微信群,每次接到任务,秘书长先在群里发备勤通知,并要求接龙,然后队员自愿报名。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分配线路、区域,科学展开救援。黄卫塔是唯一“满勤”的老队员,也就是说,协会所有的救援活动他都参与了。数年间,他和队友成功救回了许多户外迷失的驴友,也找到过无法生还的遇难者,每一次出任务都会在心里刻下印记,但这个有故事的“纯爷们”却十分不善言辞。他说最难忘的事,莫过于成功营救时,获救驴友扑过来的紧紧拥抱,队友们发自内心的欢呼!那种自豪,那种喜悦,那种成就感,比挣多少钱都好! 

  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提供的应急救援属于公益救助,接到任务,队员们不仅要牺牲个人时间,还要自己支付交通、食宿费用。“有人说咱协会这帮人脑子有问题呢!”马明侠笑着说,只有队员们自己心里清楚,那一份心安多么珍贵。 

  除了自筹资金,有一些单位和企业也会对协会进行器材、设备赞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事业,关心协会发展。市县应急、民政、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极大提升了这支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渭南应急救援协会常务会长、渭南应急救援队队长韩立军介绍,如今,除了山野救援、水域救援,协会将更多地参与到自然灾害、城市应急等方面的救援活动,并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公众对应急救援的认知度。 

  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以消防救援支队为主,突出重点行业、危险领域,建立以企业专(兼)职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地震、自然灾害、户外、水域等领域组建应急救援队伍29支约2160人。坚持“练在平时、用在战时”,尽己所能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渭南日报 记者 武茵茵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