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非遗故事——澄城面花-渭南文明网

陕西渭南:非遗故事——澄城面花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06-11

  澄城面花,俗称花馍。自古以来,是澄城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品,主要表达忠诚之意往往是婚丧大事,四时八节相互来往的最佳礼品,表达崇高的敬意。丰富民间民俗文化生活,体现着劳动人民纯朴意愿。 

  民间面花是由古代图腾金石礼器演化的产物,民间面花工艺技术,可追溯汉朝初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初面花是用来祭祀神庙,祭奠祖先的礼品,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宋代民间就盛行这种在春节前夕做“果实花样的习俗。据《岁时杂记》记载,当时面塑就“甲胄人物”“戏剧人物”“孩儿鸟兽”可谓奇巧百端,引人入胜。 

 

  图为:非遗进校园 图片来源:澄城县文化馆

  澄城面花是民间农妇用特等面粉借助用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成各种图案形象,栩栩如生,绚丽多彩,丰富民间民俗文化生活,体现着劳动人民纯朴意愿,促进了历史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发挥聪明才智,想像丰富,构思新颖,匠心独具,巧夺天工,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代代相传,一是从造型艺术可分为花、鸟、虫、鱼、戏剧人物、各种动物等。例如:沟南地区在古历九月九,女儿嫁出第一年,娘家给女儿送大园糕,包括狮子引糕、人面花糕等,馍上的面花有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造型生动、图饰鲜活,民间艺人那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的手法,使专业雕塑家叹为观止。从元宵节到中秋节,从孩子满月到老人祝寿,都有形式不同,内涵各异的面花相随。沟北花馍主要用之于红白喜事,一般送老,蒸一对大花馍,一对鸡,一个老虎,大馍上插有花、草各种动物,尤为夺目的是人物组合,如李彦贵卖水,郭爱拜寿,王祥卧冰,安安送米,梁秋燕,西游记等人物故事,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特色,特别是大红大绿的彩色强烈对比,更有地方风采的格局,使民俗礼仪活动内涵更加浓郁和丰富多彩。 

  澄城面花的特点:一是造型生动,图饰鲜活。民间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手法,制作的各种花鸟虫鱼、动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专业艺术家叹为止观。二是粗犷、厚实,色彩对比鲜明。澄城的面花象澄城人的性格,粗犷、豪爽实在。三是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图饰纹样,与丰富的民俗风情紧密结合。如:孩子满月的“鱼变娃”,是生殖繁衍的象征。祝寿,寿桃上贴的“福”“寿”字,意寓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红白喜事多用大花鸡,示意吉祥如意。古历九月九,娘家给女儿送糕,“糕”与“高”同音,有生活节节高的意思,象县北人做为枣糕,有早生贵子的意思。正月十五,大人给小孩送鹣鹣馍,鹣鹣是人们传说中的一种漂亮小动物,民间艺人说鹣鹣做得越漂亮,孩子就长的漂亮,因此鹣鹣馍的眼睛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蒸鹣鹣馍中间要包点油拌馍渣、葱花,以示空心,希望孩子长大聪明。 

 
图为:澄城面花—孔雀 图片来源:李变勤 摄

  面花作为农村最具实用性的艺术品,现在仍然是婚丧嫁取、生子、庆寿、四时八节来亲戚,串邻里,访朋友的馈赠佳品,丰富的民俗生活为面花艺术的流传提供了肥田沃土,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纯朴意愿,呈现着民俗风情的精神奥秘,仿佛天女撒向人间的烂漫山花,美化人民的生活,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习强国)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