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元剧场”听阿宫——富平非遗保护实践启示录-渭南文明网

“一元剧场”听阿宫——富平非遗保护实践启示录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17-03-16

  2月28日下午,富平文化中心广场上,一出阿宫腔《青天女巡按》正在广场中央搭建的“百姓大舞台”上演出着。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观众们,有的坐在广场四周的长椅上,有的自带小板凳围坐在舞台下,有的就地蹲着或站着,还有人跨坐在自行车或摩托车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精彩的表演,台下的人群中不时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刚接完孙子放学的张阿姨,听到演出开场也忍不住站在台下看起来:“我就爱看戏,听见那锣鼓响就舍不得走。以前人家在剧院里演,咱也没机会去看,现在搬出来在广场演,还不用买票,我这下午接了孙子刚好能赶上看,美得很。”

  由富平阿宫腔剧团负责表演的“百姓大舞台”惠民演出,从2016年在文化中心广场上搭起演出舞台后,就在这生了根,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就会每天坚持演出。这种从最初以阿宫腔剧目为主要表演内容的“一元剧场”脱胎出的文化惠民演出,如今已经在富平文化中心广场、南门广场、怀德广场等地形成了固定的演出时段。表演内容不仅涵盖了秦腔、阿宫腔等传统戏曲节目,还不断创新推出秦腔现代戏、流行歌曲、器乐表演等新的节目形式,在丰富市民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阿宫腔的表演和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阿宫腔《王魁负义》剧照。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从历史中走来的戏曲艺术

  走进富平文化中心广场后方的富平阿宫腔剧团,位于办公楼一楼的非遗展示室中,一帧帧珍贵的黑白照片悬挂在墙上,一份份泛黄的文件资料、一个个制作精美的皮影人物和几件经年累月使用下已被磨得锃亮的老乐器静静地躺在玻璃展示柜里,配合着显示器里的音频、视频资料,向每一个前来观摩的人讲述着阿宫腔这种历史久远却至今依然被人们喜爱着的戏曲艺术的前世今生。

  源自秦朝的阿宫腔,是由秦朝阿房宫歌女所唱的曲调流传至民间衍变而来,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这个风格独特的古老剧种,最初是以皮影戏的形式来展现,1958年富平县阿宫剧团将阿宫腔搬上大舞台,以形体表演的方式与观众见面,改变了阿宫腔单一贫乏的表演模式,让阿宫腔成为既有古老戏曲传承又更易于表演展示的剧种。富平阿宫剧团自1951年成立以来,先后创排出200多部阿宫腔剧目。1987年创排的阿宫腔现代戏《三姑娘》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1992年创排的阿宫腔现代戏《四季歌》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综合一等奖。

  在富平阿宫腔剧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1961年阿宫腔剧团应邀晋京汇报演出的盛况,至今依然被团员们引以为豪。当年阿宫腔《王魁负义》、《青天女巡按》、《赵氏孤儿》等剧目在国务院礼堂、军委礼堂、工人文化宫汇报演出时,受到陈毅、习仲勋、周扬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的珍贵合影被悬挂在剧团办公楼的走廊里,成为老一代阿宫腔艺人演艺生涯里最为珍视的辉煌历史。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2006年阿宫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受鼓舞的富平县阿宫剧团更是将新编阿宫腔剧目《断桥》,搬上了2011年第五届中韩“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艺术节的舞台,首次将阿宫腔以皮影、形体和技艺操作融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推向国际舞台。

阿宫腔《青天女巡按》剧照。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在发展中变革的非遗项目

  站在阿宫腔剧团的四层办公楼前,团长杨建州感慨万千:“全剧团70多年都没见过水泥啊!剧团建团以来一直在老城区的城隍庙办公,房子都是土坯墙,剧团几十号人天天在土地上练功、演出,院子里的黄土地都让我们踏得瓷光瓷光的,仅有的一条青砖路还是我们职工在外面捡砖头一点一点铺起来的。不是我们郭书记,谁能想到咱能搬到这么好的楼房里呢!”作为县二级单位的阿宫腔剧团,在多年的坚持与发展中获得了诸多殊荣,而背后却都是不为人知的辛酸。

  1962年至1984年间,剧团一直都是事业单位,有着很好的发展成效,1984年后不再享受财政待遇,在政府给予差补的情况下自负盈亏。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行,剧团就去承接民间的红白喜事,不多的收入只能勉强支撑。2000年后,随着各种娱乐形式和演艺节目的兴起,乡村红白喜事的操办中更多倾向于邀请流行歌舞团队甚至一些穿着暴露的低俗演艺班子。这期间,不乏有部分剧团的演员为了增加收入而去这些草台班子助演。为了抵制不良演出风气,富平阿宫腔剧团给自己的职工立了规矩,凡是参与低俗演艺班子演出的演员、职工一律开除,以维护剧团的正常工作和清正之气。在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坚持和努力下,当时的阿宫腔剧团虽然收入、待遇很差,但工作成绩却一直名列全渭南市各县级剧团前茅。

  2014年6月,新上任的富平县委书记郭志英第一次走进富平阿宫腔剧团观看演出,看到剧团落后的办公环境,当即要求富平县文化广电局立刻给予解决,同时财政拨款10万元解决剧团的乐器、服装等一系列问题。仅仅一个星期,剧团就搬进了当时富平文化广电局的办公楼,穿戴着全新的行头进行排练。随后,富平县政府将阿宫腔剧团与富平县剧院整合为新的富平阿宫腔剧团,成立富平县阿宫腔传承中心,对剧院进行改造,为剧团装修了专业的排演大厅,特批了27个财政指标为剧团吸纳人才,而且明确规定县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剧团排演新剧目,并且对优秀作品和演员进行重奖,对公益性演出活动进行补贴。“郭书记第二次来看我们演出时,团里的年轻演员们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县政府不仅解决了阿宫腔的传习基地,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况啊!”杨建州激动地说道。

  在富平县委、县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下,阿宫腔剧团对剧种进行整合,对人员、剧目和传习基地都进行了调整。将剧院合并在剧团里统一管理,把骨干力量重新组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剧团的演职人员用前所未有的热情,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精品节目,实现全年公益演出150场以上。剧团先后编复排阿宫传统剧《王魁负义》、《青天女巡按》、秦腔传统剧《窦娥冤》等,新编排了大型阿宫现代戏《天女》,新排《归宿》、《天下第一碗》等阿宫小戏20多部。2014年,富平阿宫腔剧团两次参加陕西省文化厅组织的“国风秦韵”优秀剧目晋京展演;2015年参加渭南市“一元剧场”优秀剧目晋京展演,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誉,并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双服务”先进单位;2016年再次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的优秀剧目奖。

文化惠民进社区。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文化惠民让阿宫腔走得更远

  随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富平阿宫腔非遗传承保护已然成为富平县文化工作中有目共睹的亮点。新的富平阿宫腔剧团成立后,开始着手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演员们不仅能唱阿宫腔、秦腔等传统戏曲,还要有流行歌曲演唱、器乐独奏表演等才艺,让舞台上呈现出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针对男演员极缺、中阮、三弦等冷门乐器无人问津的情况,面向社会进行招聘;招收了15名跟班传习学员,返聘退休的阿宫腔老艺人为学员定期进行理论教学,培养阿宫腔传承人;策划申请恢复阿宫艺术学校教育体制,培养专业科班学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阿宫腔发展传承的主要问题。

  为了传承和发展阿宫腔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平阿宫腔剧团和富平县阿宫腔传承中心建立了非遗展示室,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剧本、曲谱、照片、影音频等资料,并将之分类、编号,建立电子档案由专人管理。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阿宫腔剧团不仅找回了丢失50余年的传统剧目《王魁负义》的老剧本,收到了有阿宫腔活化石之称的老艺人惠存孝曾用过的一把有百年历史的乐器——硬弦,还根据现存资料开始整理、复原一些传统剧目,让这些凝聚了前人心血和智慧的戏曲艺术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与此同时,富平阿宫腔剧团全面送演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让文化活动与人民群众真正实现零距离。2011年,剧团为了挽救阿宫腔这门传统艺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周末“一元剧场”,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票价。2014年7月开始,“一元剧场”逐渐免费开放,不但针对有需要的乡镇、社区、企业安排相应的演出,还在县城的文化中心广场、南门广场等5个广场进行长期固定演出。这种“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文化惠民模式,不仅扩大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将文化送进千家万户,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阿宫腔这种传统戏曲艺术,为它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如今,随着富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开展,富平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富平县剧院的改造、图书馆的兴建,乡村文化培植工程的开展,石川河、温泉河等项目的建成投用,都为富平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今年,位于温泉河河畔的阿宫腔传承中心即将建成投用,相信未来阿宫腔的传承保护与富平文化事业发展都将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大路上,一路踏歌前行。(陕西日报 记者 柏桦 实习生 姜鑫雨)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