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走马戏:田埂间的乡土恋曲-渭南文明网

蒲城走马戏:田埂间的乡土恋曲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17-07-07

  “他大黑,她妈黑,叫来他舅比颜色,他舅还比那锅底黑……”

  头顶粗布手帕巾,带上硬腿圆椭眼镜的艺人们神气活现的表演加之生活气息十足的唱词,走马戏早已成为蒲城人夏日纳凉晚会不可或缺的节目。人们陶醉于这铿锵的锣声、动听的弦乐以及节奏鲜明的梆子声中,摇头顿足,畅哼无禁,仿佛被带着走入戏曲情节之中,妙不可言。

  与华阴老腔、富平阿宫腔、朱王秧歌剧等从名字就能清晰辨别的地方剧种来说,走马戏似乎并不直白。缘何称之为走马戏?这里的走和马分别是指什么?蒲城非遗中心主任杨佩华介绍道:“‘走’指的是挑夫,‘马’是指马夫、车夫,‘戏’则是戏耍之意。其实走马戏这个名称恰恰也说明了这是源于民间的一种戏曲。”

  关于走马戏的渊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其最初源于战国时期的郑国,走马戏与竹马戏相通,传说竹马风俗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是一种儿童模仿成人以竹代马、奔跑嬉戏的游戏,其气氛热烈祥和使老百姓深受感染,人们将一些民谣、童谣、牧歌、樵歌、情歌这些不同的小调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新的音乐,随着其不断地发展演变,也就成了如今我们欣赏到的走马戏。

  相比于无据可考的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更为人们所接受,据唐代柳宗元的《馆驿使壁》中描述,蒲城县兴镇曾是唐代河东和北方大漠商队进入长安的关隘,称蒲津。现存唐代驿道必经的漫泉河石拱桥,依稀还有驿道的旧痕。作为当时“旱码头”的蒲津,陆路运输的发达,催生出蒲城车夫、挑夫行业的兴盛与发展。

  在马车上歇息之余,车夫、挑夫们便自娱自乐哼起乡曲,唱起民谣,配以信手拈来的锅碗瓢盆,车轮垫木,打击合拍,并在与外界的交流中,逐步吸收丝绸之路上商队中的三弦、胡琴等西域乐器,形成了地域乡土曲艺——走马戏。

  尽管关于走马戏的起源说法不同,但这里有一点却是相通的,起源并兴盛于草根人群的走马戏,犹如一位容颜俏丽、衣着简朴的农家女子,曲调丰富、唱词诙谐,既有原生态的民间曲艺形式,又有发展变迁中的成熟丰腴,唱戏的人用土话唱,听戏的人大多也只会听土话,戏文的内容又是各地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地摊式”的艺术形式,这种深深扎根于民间的艺术根基,才使得走马戏穿越历史时空,发展至今仍然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走马戏与其他戏曲表演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其演出方式极为简单,演出时不需要刻意搭建戏台,一般情况下在村里的空旷地方席地而演,但演员们的演技却十分精湛,唱腔洪亮。每当缠绵悱恻的迷胡唱腔在村里响起之时,人们便知又有一场好戏开演了。

  “我们蒲城走马戏有‘座说座唱’、‘站说站唱’、‘拆唱’和‘彩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其曲牌多元化,有唐代盛行的道歌之音,也有我们当地乡曲之律;内容多以贬恶扬善、歌颂英雄人物为主,演唱不择场地,舞台、庙堂、田间、村头都可以;三五人即可就地搭班,二三十人也能组团热闹一番。每逢农闲时间,我们就搭班子一起唱。在其发展过程,更是保留住了古代曲子的旋律、音节,更为珍贵的是,它留住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演进轨迹,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视、可听、可研、可读的‘活化石’。戏一旦唱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织布机,格里格唠都动弹,热闹得很。”蒲城走马戏省级传承人王文琪介绍道。

  说到走马戏的发展,王文琪却颇显无奈:“走马戏表演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几乎人人都会哼哼几句,唱的好不好是其次,但没有人不会。如今随着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年轻人越来越少,同时,走马戏的流传地域也在收窄,即使是在渭南地区,走马戏也只局限于在蒲城地区的传唱。”

  与观者感受到的表象相关联的,还有艺人们所觉察到的内在变化,以音乐为例,成熟的走马戏班社有文武乐队伴奏,素有“大调七十二”,“小调无数”之说,学习和使用这些技巧并非易事,即使是表演多年的老艺人,他们对曲调的掌握也极为有限。目前,部分走马戏曲调由于演奏技巧难度大已经趋于消亡,现仅存大调五十五个如珍珠倒卷帘、背宫、月调等以及部分小调。

  “大调多而且相对较复杂,就拿慢五更来说,没有三五天是学不会的。这是传承人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是很难把这些调子全面掌握的。这不止需要耐心,还要自己反复的研究、练习。”艺人王安龙说。

  就个人来看,任何时候的人类社会文化,都存在“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人类文明总是伴随着“突破传统”与“继承传统”的矛盾,不断向前发展。如果基于这样的视角来看,几乎很难有一个民间艺术能完全原汁原味的传承。兼收并容,寻找与时代的契合点、与现代文明的“交叉点”是传承中需要研究和正视的一大问题。就拿京剧来说,其从乐队的配器开始改革,电子乐配器的尝试,使得更多年轻人接收了这种艺术,同时其又大胆尝试与歌剧音乐相结合,使京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被称之为“ChinaOpera”。当然,京剧的这种传承模式并非适合任何一种戏曲,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本色自然、亲切生动”这大概就是蒲城走马戏最吸引人的地方。触摸这带有泥土风味的草根艺术,别有一番民族的自豪,民俗的情趣和民生的情怀。我们期盼在未来的日子里,走马戏会走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舞台,被人们所认识、所了解,所欣赏,期待这个隐藏于田间地头的瑰宝在创新与变革中传承艺术生命!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