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里的惬意生活-渭南文明网

古诗里的惬意生活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17-07-07

  天子峪,因传说唐朝天子李治在峪内降生而得名。照理来说,天子降生的地方定是福泽之地,古寺德馨,山灵水动,老树生花。

  果然,入峪,一寺庙就在跟前。此寺名为百塔寺,百塔寺始建于西晋,兴盛于隋唐,占地约千亩,规模宏大,殿宇雄伟,寺僧众多,后毁于战火。如今的百塔寺面积已是很小了,仅院中央一座大殿,左右两边是厢房,僧人也是极少,寺门常常紧闭。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寺内的千年银杏树依然挺拔隽秀,枝叶苍茂。

  过了百塔寺,进入峪道,至相寺又闯入我们的视线。纵观整个寺院,前低后高,群殿相邻,密集紧凑,格局分明。寺院清幽,即便是上香免费,到此来访的游客也是极少的。寺中一僧人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一身补丁褂,脚穿一双草鞋,头戴一顶高帽,差手中拿一把烂蒲扇就跟济公活佛的形象无二致。询问后得知,僧人法号演广法师,他身上穿的是百衲衣,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身上只穿一件百衲衣,光脚蹬草鞋,并且坚持日中一食。所谓百衲衣,就是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破除对穿着的贪求,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形似袈裟。

  出了至相寺,继续纵深。就在一片树丛后面,一家三口碾场的场面走进了我们的镜头。儿子开着三轮车从外至里一圈接着一圈反复碾轧,使麦粒和麦衣分离。十几分钟后,三轮车停在了一旁,翻场开始了。这时候,轮到老两口上场了,只见他们拿着铁叉从一端开始,把杈尖插进碾过的麦秆里,用力挑起来,使劲抖几下,已经脱壳的麦子就落到了底下,还带有麦粒的麦秆留在最上层,等待下一轮碾压,他们边翻边往后退。这碾场的情景一下子唤起了小时候的农耕记忆,在现代化的今天还能捕捉到这种传统碾场方式着实令人一阵激动。拉麦、晾麦、摞麦、碾场、晒粮,这家子至今还沿用传统的方式让“颗粒归仓”。

  看足碾场,接着攀爬。山的缓坡处,有一片林子,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爬了上去。林子间的树木较杂,有杨树,柳树,核桃树,柿子树,桑树等。这些树木都不算太大,不高也不密,不成规模。猜想,这些树木是山里人不断试种的结果,他们是想在诸多的尝试中找到适合种植的树木。

  蛇莓就隐藏在这林子,远看,它们像是孩子的笑脸,又像是绽放的花朵。走近一瞧,一颗颗圆滚滚的脑袋,婴儿般窥探着世界,样子可爱极了。有些蛇莓挨堆生长,看起来像是卿卿我我的一家子。蛇莓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每个枝结上长有三片叶,叶子形似卵状,周围都是齿刻,一般四五月份开出小黄花,出了五月,鲜红的果子就陆陆续续地报到了。

  来到林子深处,瞥见一间土屋,两间房,四扇窗,木门,黑漆,门口有石墩,石磨。院中央栽种着一些花卉,娇艳的花朵装点了院子,惊艳了天子峪。院后方是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嫩葱,菠菜,豆角等。此屋虽建筑简陋,院中却是花红菜绿,眼前还有郁郁葱葱的风光。料来主人的生活也是惬意,舒适。于是,抬起手来,轻轻叩门,三只小猫从门缝间迎了出来,“喵喵喵”叫个不停。看来是主人不在,三只小猫在守家。透过门缝,能看清屋子里的陈设,一床一桌一椅简单整洁,另一间是简单的炊具和一些劳动工具。

  归途中,见一老夫带着一小孩在自家门前菜园摘黄瓜,小孩咿咿呀呀,老夫满面笑容,

  几只飞鸟鸣涧其中。此情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了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渭南日报 记者 王小敏)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