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泥火淬“精灵” 一窑知千年-渭南文明网

陕西渭南:泥火淬“精灵” 一窑知千年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10-27

  与我国上百处知名瓷窑相比,尧头窑只是一处地地道道的北方民窑。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名气不大且在中国陶瓷史上少有记载的民窑,其陶瓷烧制技艺于2006年和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尧头窑遗址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头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尧头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短短几年时间,尧头窑的陶瓷、窑址及其所在的村镇相继成为我国的名瓷、名窑、名村、名镇。尧头窑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国家作出如此评价?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带着好奇,10月23日,记者前往澄城县,踏上了探访尧头窑之旅。

图为:尧头窑遗址瓮窑烧造区掠影。

  遍地沧桑 诉说着辉煌

  尧头窑位于澄城县西南11公里处的尧头镇尧头村,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带、洛水之滨。沿着曲曲折折的道路,顺着蜿蜒绵长的沟壑,终于看见了色彩明丽、威严挺立的“尧头镇”牌坊。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牌匾渐行渐远时,尧头窑遗址便在眼前了。

  踩踏着一条条碎瓷片铺就的道路,抚摸着一面面匣钵堆成的墙壁,依次经过老街、李氏宗祠、元代窑遗址、道光瓷窑……时至今日,尧头窑遗址仍现存古窑130余座、古民居75处、制瓷作坊78处、庙宇祠堂17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遗址群,被誉为“中国原生态陶瓷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

  进入尧头窑遗址中最让人震撼的区域——瓮窑烧造区,一个窑与瓷遗存的世界清晰可见。峁梁阡陌间,无数瓮罐堆叠在丛生的荒草中,绵延不断;荒芜废旧的窑洞布满山坡,参差错落。穿过草丛,记者佝偻着身子钻进一孔墙壁斑驳的窑洞,昔日窑火的温热早已消失,只剩下几片蒙上了厚厚尘土的碎瓷片散在角落。

  古窑洞岁月,旧瓷知繁华。这满地的沧桑,将逝去的辉煌娓娓道来……

图为:周新平刚烧制完成的还在窑内的瓷器。

  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窑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尧”字慢慢地取代了“窑”字。尧头窑生产瓷器有三大优势:附近淙淙不息的洛河水,随处可挖的高岭土、白碱土,储量丰富的煤炭。据说,当地曾有人在古窑址废墟中挖掘出了刻有汉代年号和人名的陶瓷碎片。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明代的澄城县志,记载了澄城“瓷砂始于唐”。

  尧头窑是个民窑、土窑,民间需要什么,就烧制什么。千百年来,这里烧制的一件件瓮、盆、碗、瓶等,造型古拙浑朴,纹饰简练凝重,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风情及浓郁的泥土气息,源源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洛河两岸曾广泛流传着这么一条民谣:“收秋不收秋,先看农历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买来大碗咥米饭。”传说农历五月二十六是农民敬奉糜谷神的日子,如果当天下雨,就是个好兆头。这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也道出了尧头窑的名气之大。

  尧头窑炉火鼎盛时期,以碗窑、黑窑、瓮窑、砂窑四大传统窑系为主,有瓷窑百余处,年产陶瓷220万余件。那个时候的尧头,有个响亮的名字——千户尧头。白日市声喧嚣,入夜亮如白昼。1941年,日军飞机越过黄河侦察,看到尧头窑紫烟缭绕的火热景象,误认为是工业重镇,投下两颗炸弹。尧头窑遗址内至今还遗留着炸弹炸出的深坑。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尧头窑曾经的辉煌被另一种盛况所取代。当时这么一句口头禅颇为流行——“下了尧头坡,矿长比驴多”。而煤炭无序过量的破坏性滥采导致土地下陷、建筑损裂、土壤退化,许多尧头人不得不择地安家,中断了烧制陶瓷的传统……

  黄河“精灵” 得遇有缘人

  对于吴来宝来说,2006年5月20日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世界重新认识了尧头窑。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有许许多多人帮助了我,帮助了尧头窑,尤其是靳之林教授。”吴来宝说。

  今年64岁的吴来宝是澄城县文化馆原馆长,十分热爱民俗文化。2002年他看到国家实施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新闻后,就开始关注、研究尧头窑。2004年,吴来宝带着尧头窑陶瓷、澄城刺绣等民间艺术品参加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全省民间美术观摩展。在这里,吴来宝遇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那次靳教授在我们澄城展区看展品时,对尧头窑陶瓷爱不释手。”吴来宝回忆道,“靳教授说,尧头窑陶瓷这么好的釉色,这么好的器型,这么悠久的历史,他跑了全国十几个省,几十座窑口,没有见过这么有文化内涵的。”展览结束后没几天,靳之林就来到澄城县,与吴来宝等人一起前往尧头窑遗址考察。尧头窑遗址的丰富和完整让靳之林十分激动,他挥笔题写了“澄城陶瓷,黄河之精,华夏之灵”12个雄浑大字,给予了尧头窑陶瓷极高的评价。

  离开尧头窑遗址前,靳之林反复叮嘱吴来宝,要认真保护尧头窑遗址,要大力收集尧头窑文物,要为尧头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基础工作。随后两年间,靳之林又多次来到澄城县,只为了尧头窑。他在《魂系尧头》一文中写道:“每当我强烈地渴望召唤民族精神力量的时刻,我就想到了尧头窑,就情不自禁地跑到澄城,感受由仰韶文化彩陶一直到尧头窑陶瓷延续至今没有断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力量。我不是采风,而是采气,采天地之气,采华夏之气。”

  2006年,中国陶瓷史上少有记载的尧头窑遗址得到国家的认证后,来尧头窑遗址的人一拨一拨多了起来,开着小车,背着相机,星期天、节假日,漫山漫坡,红男绿女。

  “2012年,王现民担任澄城县文广局局长。他知道我比较懂尧头窑,一上任就找到我,说要好好保护和发展尧头窑遗址。”吴来宝说,当年王现民就带人去湖南长沙窑遗址考察学习,并组织力量对尧头窑遗址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设计,最终引来了千万元资金,使得尧头窑遗址逐渐有了变化。

图为:瓮窑烧造区里的瓮。烧造者以周、杜、赵、景姓家族为主,鼎盛时期年产瓮、盆等10万多件

  千年窑火 燃起新希望

  据吴来宝回忆,2004年他第一次陪同靳之林去尧头窑遗址考察的时候,当时只见到周铁怀一人还在坚持烧制瓷器。10月23日,记者走进尧头窑遗址时,虽然未见到因病住院的周铁怀,但发现有不少手艺人重新回到了尧头窑。

  今年56岁的周新平,继承了爷爷周耀祥的瓷器制造、煅烧技术,技艺精湛。2003年,由于尧头窑不景气,周新平无奈外出打工。在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忙活的那几年,他的心里一直记挂着尧头窑的发展。2013年,看到尧头窑有了新的动静,周新平就回到村子开了一家陶瓷作坊——睿隆坊,做起了仿古瓷和现代民用瓷器。“刚回来的时候,由于好几年没做瓷器了,有点手生,周铁怀还特地过来指点我们。”周新平说。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无数次试验,周新平成功复活了失传已久的尧头窑白釉铁花锈瓷。同时,他还前往铜川耀州窑参观学习,模仿耀州瓷的柿红釉烧制出了尧头窑的红釉瓷。“你看,我们尧头窑的瓷器,可一点都不比耀州窑的差,这红釉要更圆润呢!”周新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图为:元代窑遗址,是目前尧头窑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窑口

  跟周新平一样,今年54岁的刘忠阳也曾因为尧头窑的衰败而中途丢下手艺跑去打工,但不久他就回到村子从头收拾旧摊子。从18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的刘忠阳,全面继承了尧头黑瓷烧制技艺。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所有作品全部纯手工制作,使用祖传的纯天然黑釉,其作品晶莹透亮,还体现出窑变异彩,因而在尧头黑瓷中独树一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欢迎。而他因此也获得了“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目前尧头窑依旧面临着技艺传承的难题,村子里干这行的年轻人很少。”刘忠阳说,但令他欣喜的是,如今,他的儿子和女儿已经开始跟着他一起从事尧头黑瓷的营生了。

图为:刘忠阳在修坯

  尧头窑的复苏不仅吸引了手艺人的回归,还吸引了企业家前来投资发展。

  在尧头窑创办陕西鸿运来文化有限公司的陈振海原本是个医生,拥有两家药业公司。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澄城县政府为支持尧头窑发展正招商引资的消息,便决定抓住商机,开发继承千年古窑。陈振海先后聚齐了6位非遗传承人,带领58名员工,致力于尧头黑瓷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传统产品数据化和“互联网+创意设计”,推广尧头黑瓷相关产品。“我们要让世界认识黑瓷,让黑瓷走向世界。”陈振海说。

  近年来,尧头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成立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管委会,全力打造集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文旅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不过,尧头窑与全国“先进窑口”相比,差距依然明显。2019年,一篇以《关于尧头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为题的调研报告发表,文章指出尧头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产业建设方面,有人才不多、产业不兴、产品不精、支持不够等诸多短板。

  对此,刚刚担任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管委会主任的曹军表示:“尧头窑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好好保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深挖尧头窑的文化内涵,创新思维和技术,实现多元化的发展。”(陕西日报 记者 田锡超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