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一曲脱贫攻坚的时代赞歌-渭南文明网

陕西渭南:一曲脱贫攻坚的时代赞歌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1-01-04

  “华原山,三河岸,黄河儿女爱着黄河滩……” 

  2020年12月2日至3日,由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人民政府、中共大荔县委、大荔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大荔县委宣传部、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大荔县剧团演艺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同州梆子现代剧《黄河岸边枣花香》,在渭南大剧院连续惠民展演两场,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优美婉转的同州梆子旋律下,一幅绿源村绿树花香、人民和谐幸福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将脱贫攻坚的感人画面生动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诚如同州梆子国家级传承人、大荔县剧团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满堂所言,这是一曲展示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一部讲述黄河文化故事的精品力作。 

  好剧本,来自现实生活。该剧以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扶贫为题材,以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冬枣产业为原型,艺术再现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创业历程。通过升华和形象塑造,以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演绎了地处黄河岸边绿源村村党支部书记薛胜楠,立志改造盐碱地,发展产业种植,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冬枣,走上一条产业发展康庄大道的故事,用戏曲艺术再现了脱贫攻坚战场,书写了一曲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幸福之歌,不失为一曲歌颂党员干部为民吃苦、为民奉献的正能量作品。 

  好故事,来自文艺工作者的精品意识。何满堂告诉记者,《黄河岸边枣花香》是同州梆子现代戏《枣花香》的“升级版”。2017年,大荔县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编排了《枣花香》,参加了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并荣获“文华剧目奖”“文华作曲奖”“文华表演奖”殊荣。去年年初,他们对《枣花香》进行再创作、再精雕、再编排,邀请江苏青年作家王昭和山西青年作家李雅洁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艺术展演活动观察员姚志强担纲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表演艺术家赵祥任导演。主要编创人员坚持用戏曲讲好精准扶贫“渭南故事”的时代担当意识,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体验脱贫攻坚的“渭南实践”,从中获得创作养分和灵感。经过多次研讨、十余次修改,最终,集纪实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精品剧本出炉。 

  好剧目,来自编创人员的精益求精。“这是一部‘合为时而生’的经典好戏,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感动,更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谈起编创感受,赵祥感触颇深。她感慨万千地说,心中的感动,来自演员对艺术的崇敬和追求;精神上的洗礼,来自剧中主人公薛胜楠的奉献精神。刚拿到剧本时,她与主创人员坐在一起认真分析剧本构造,反复揣摩人物性格,力争让剧中每一个人物立体、鲜活、真实起来。 

  好戏曲,来自表演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很荣幸能够参演这个剧目,这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次升华和提高。”饰演剧中人物薛胜楠的梁少琴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深切感受。被誉为“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的梁少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秦腔表演专业,她做工细腻、台风扎实,唱腔委婉动听,富有表演灵气。为将黄河岸边的枣花香飘得更远,她被作为“特别人物”力邀加入,领衔主演。梁少琴说,该剧是在继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同州梆子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传统声腔男、女同声同调的声腔体系,赋予不同人物不同调性色彩,烘托了人物表现的艺术感染力,丰富提升了同州梆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自己今后的舞台表演提供了有益借鉴。 

  好剧本、好故事、好剧目、好戏曲,为广大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丰盛的艺术大餐,更让人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精神和新时代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不少群众看完演出后纷纷表示,这部剧用艺术手法深情演绎了薇诺娜市各地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呈现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的“渭南力量”。“就像是把我们身边事搬到了舞台上一样,特别真实!”一位年逾七旬的张姓老人说,通过观看此剧,让他对脱贫攻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创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何满堂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创作力度,用笔端讴歌精准扶贫的“渭南担当”,为民抒写、为民抒情、为民抒怀,实现文艺扶贫和文艺创作的“双受益”。(渭南日报 记者 吕佳 马辛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