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生机勃勃的乡镇文化站-渭南文明网

一个生机勃勃的乡镇文化站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3-12-27

  12月14日,大雪纷飞,古莘大地银装素裹,合阳县甘井镇文化站难得安静下来。

  下午,雪渐渐停了。年近古稀的文化站站长张天佑步行前来扫除站内积雪:“别看现在没人来,天放晴后,这里很快就会热闹起来。”

  甘井镇文化站建于1979年12月。44年来,该站坚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弘扬民间艺术、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用带着乡土气息、生动鲜活的乡村文化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先后获得各级荣誉100多项。

  “建站至今,我们的阵地没丢、队伍没散、活动没断,农民当主角,娱乐共交流,甘井镇的群众文化一直很火!”谈及44年来文化站的发展情形,张天佑感慨不已。

  “建设先进文化站要依靠群众”

  甘井镇文化站有一间荣誉室,满墙的锦旗和奖状,展示着文化站44年的繁荣过往。

  从建站之初的“一个院子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到全国先进文化站,甘井镇文化站的“成长”,张天佑始终参与。

  1979年受委派建设文化站时,张天佑是“光杆司令”,也是“门外汉”,经费人员有限,吹拉弹唱样样不会。

  甘井镇位于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改革开放初期,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对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渴求。

  “当时修文化站外墙,大家热情高涨,一个生产队修一部分土墙,很快就完工了。”张天佑说,“从此我就认定,建设先进文化站要依靠群众。”

  1981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有可能自愿地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甘井镇紧抓机遇,积极推进,于1982年建成合阳县第一个多功能文化大院,占地面积24亩。这在当时的渭北地区乃至陕西省“一枝独秀”。

  建站过程中,有段时间建设资金出现较大缺口,甘井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多方筹措,张天佑还把自己积攒的盖房款拿去临时垫付。他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事干成。”

  经过多年建设,甘井镇文化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演出剧场、农民文化宫、培训室、书画展览室、标准化运动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还建起了村史广场和好人广场。

  2020年,甘井镇提出“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的思路,依托文化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化站30多名志愿者经常深入基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道路安全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群众认可文化站,给人指路都会说在文化站的某个方位。”86岁的张文明曾在文化站工作近30年,他说,“文化站已成为甘井镇的地标。”

  “这么多年来,如果不依靠群众,建设先进文化站就失去依托,成为一句空话。”翻看泛黄的老照片时,张天佑不停地摩挲,感叹当年活动的盛况。

  “文化站是群众的‘自乐园’”

  “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空闲时就想来跳跳舞、唱唱歌。”甘井镇村民王桂荣说。

  多年来,甘井镇文化站形成了固定的节目,人气非常旺。

  每周一、三、五,甘井镇仙宫、梁山、金水戏迷乐社团会依次来甘井镇文化站演出。此外,甘井镇16支广场舞团队和14支锣鼓队也不定期开展演出活动。

  “文化站是群众的‘自乐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吸引大家广泛参与。”张天佑说。

  震天的锣鼓、优美的舞蹈、激越的秦腔、悠扬的小曲、清脆的竹板、欢腾的腰鼓……一年四季,甘井镇文化站节目精彩不断、好戏连连。

  “文化站就是全镇文艺爱好者的‘大餐厅’。每到文化站来一次,就能过一次瘾。”甘井镇仙宫村村民麻明奇笑着说,“在这里参加一次活动,好几天都是开心的。”

  为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甘井镇文化站会组织各村锣鼓社火队、舞蹈秧歌队、狮子龙灯队及自乐班轮流表演节目。农闲时,还会组织文艺骨干下乡演出。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广泛组织乡村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张天佑说。

  2019年“乡村春晚”演出、2020年迎新春群众演唱会、2023年合阳县“四季村晚”农民丰收节文艺汇演……甘井镇文化站的每一次演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甘井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艺术绚丽多彩。1996年和2008年,甘井镇两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面花艺术之乡”称号。

  甘井镇文化站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注重对面花、剪纸等民间艺术进行整理,涌现出一大批人才。面花艺人邢俊肖、杨翠肖的作品在北京、香港、巴黎艺术节上连获殊荣。

  1982年,甘井镇文化站创办了甘井秦腔艺术学校,老艺人张明德任校长,6年时间先后培养艺术人才140多名。如今,他们已成为合阳县各地乡村振兴中的文艺骨干。

  2008年,甘井镇文化站获得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像滚雪球,只要用心,就会越滚越大,群众也更认可。”张天佑说,“文化站就像一盏灯,凝聚起人心,散发出光和热。”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干的”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绕不过‘三农’,要通过各类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达到教育农民、发展文化、促进生产的目的。”张天佑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合阳县乡镇农技服务站陆续撤并,农技政策宣传和农民教育等难以落实。

  为有效解决群众“想学技术没人教,想买资料找不到,想快致富不得窍”的问题,甘井镇文化站积极打造科技宣传车,发放科技宣传资料,举办烤烟、苹果、香菇等生产技术培训,培养了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极大助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在甘井镇文化站众多表彰中,印有“科普兴站生机勃勃,以文帮富硕果累累”16个字的锦旗十分特别,体现了该站在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显著成效。

  “文化站工作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张天佑表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中,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早在1990年,张天佑就获得了“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几十年如一日,张天佑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他在书房里摆放着不少党报党刊和文化艺术类报纸,只为准确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甘井镇文化站的临街路段布满了橱窗、板报、专栏、标语等。通过这些途径的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站的人经常通过拉家常的方式,给我们讲养老服务、医保缴纳、个人信息安全等政策,服务贴心又暖心。”甘井镇群众张万全说。

  “站办活动经常化、节日活动特色化、科技宣传节令化、时政宣传及时化、法律宣传普及化。”张天佑说,“改革开放45年来,文化站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干的。”

  策划纪念活动、组织送春联活动、讨论晚会节目……临近年关,张天佑还在奔忙着。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甘井镇文化站一定会越来越好。(群众新闻网 记者 陈宏江)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