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答好脱贫卷 叩开幸福门-渭南文明网

陕西渭南:答好脱贫卷 叩开幸福门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12-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面对历史和人民,中国共产党作出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话语铿锵,一诺千金。

  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五载勤耕耘,今朝硕果丰。桥南镇地处秦岭北麓,镇域面积145平方公里,距市区23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新型农村社区,116个村民小组,6041户23636人。2015年年底,全镇共有贫困村10个,贫困户2981户10562人,到2020年年底,全镇所有贫困村脱贫出列。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桥南镇交出了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高质量答卷。

  产业兴镇 让贫困群众劳有所得

  每天早上8时,桥南镇平和村村民李粉利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就急匆匆到桥南镇谦顺天然特产公司上班了。操作台前,她紧张地忙碌着,装袋、称重、封口……多个操作李粉利一气呵成,“在家门口干活,每月都有活钱,以前掰着指头过日子,现在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李粉利是该镇贫困群众的一个典型代表。家中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出门打工,顾不上家,可一心顾家,又挣不到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镇依托本地实际情况,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产业强村”推进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核桃林下中草药种植、设施中草药种植等高效农业带动群众增收。

  在“户有增收项目、村有产业基地、镇有龙头企业”的产业扶贫大格局指引下,一时间,各种加工业、特色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电商销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村相继出现。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工序简单、时间灵活的企业,迅速吸引了许多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谦顺天然特产公司发展的核桃生产产业链,常年有50余人在工厂上班,带动了天留村及周边群众劳动就业;巧娘草编厂发展的非遗文化产业链,吸引了百余名群众就业致富;天留村的集体经济水厂,涧峪村的集体经济醋厂、中草药种植基地,岭西村的村集体经济大棚甜瓜、油用玫瑰的种植飞速发展,让村里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据谦顺公司董事长张喜芹介绍,自2016年起,谦顺公司依托临渭20万亩核桃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农户+贫困户+旅游”的运作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每吨400元收购贫困户核桃,目前,核桃年收购量达到6000吨。

  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该镇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按下新兴产业的“快进键”。他们着力扶持和发展本地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种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的问题。陕西恒然四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挥新兴产业引领脱贫的作用,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多种手段,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该公司还通过专业技能培训270余次,培养带动50余名电商爱好者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让桥南的核桃、花椒、猕猴桃、土鸡蛋、土蜜蜂等农副产品走出乡村,实现销售额3000余万元,让每户贫困户增收1000元到2000元,为桥南镇的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

  易地搬迁 让贫困群众居有定所

  “以前我们一家老小孤零零地住在山坡上,挤在几间破瓦房中,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出门是泥巴路,赶集、看病、上学都不方便。2018年,政府安排我们搬到镇上的雨露小区,住上了新楼房,孩子上学也方便了。看病新农合报销大部分医疗费,我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在社区工厂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谈起易地扶贫搬迁前后的变化,桥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雨露社区居民杜亚萍感慨不已。

  近年来,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桥南镇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管理工作中全面发力,形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临渭实践”,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据桥南镇主管扶贫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帮助困难群众搬出大山,搬离沟坡地带,告别危漏房屋,过上幸福生活,是桥南镇脱贫工作的终极目标。2015年,临渭区委、区政府将原双马、箭坡、五曲沟等地质灾害区纳入整体搬迁村规划,逐步实施搬入新型农村社区——桥南镇雨露社区。该社区位于桥南集镇北邻,共有3个自然村,辖5个村民小组,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24人。社区配套有幼儿园、物业办、社区工厂、标准化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还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队长,包联单位负责人、村“三委”为成员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真正做到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精准扶贫落实到人。

  “社区周边有医院、学校、公园、集贸市场,看病上学抬脚就到,买菜、遛弯也很方便。”杜亚萍说,“每到傍晚,她总会来社区广场跳广场舞。”

  然而易地搬迁,不是说搬就搬。怎么搬、怎么扶,成了易地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关键所在。因此,桥南镇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坚持以稳促搬、以产带迁、先产后迁原则,通过产业培育和产业引领,做实经济支撑作为移民搬迁的强大后盾,实现安新家、立新业,使搬迁群众搬出了产业,搬出了希望。

  走进雨露社区里的巧娘草编合作社,琳琅满目的草编产品,忙碌的几十名女工让人不觉眼前一亮。这是一家集草编原料采购、生产、销售,技术指导,培训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企业,带动附近村民百余人在此就业。“自从搬到雨露社区,我们就来这里干活,实行的是计件制,干得越多拿得越多,一年也能挣将近两万元,大伙都很知足。”杜亚萍满面笑容。

  易地扶贫搬迁,让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的“安居梦”照进现实。依托镇区商贸,全镇易地扶贫搬迁476户2028人,这些搬迁群众慢慢地融入城镇生活,开启他们脱贫致富的新篇章。镇政府也为他们提供劳务培训,并借助镇级加工厂等项目建设使群众实现就近务工,还为贫困户开发了乡村旅游服务、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

  同时,全镇通过修缮加固、原地改建和就近修建的方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3户,同步实施改厕、改水,实现贫困农户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

  多措攻坚 确保群众幸福安康

  走进天留村,徽式建筑让整个村子看起来干净整洁,宽阔平坦的通村公路与其相映成趣。

  昔日的天留村是出了名的“烂泥湾”。村子地处天留山入口,基础设施落后,属于深度贫困村。2015年以来,天留村借助临渭区提出的“旅游兴区”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三变”改革,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修路建桥,接电拉水,拆危治乱。

  先后引进了区城投、区文旅、天留郡、老香君等企业,通过河道治理、道路整修、民居改造、环境绿化、村庄美化,打造航天生态园景区,其中,改造徽派建筑民居158户、空中栈道1500多米、空中木屋15座、薰衣草庄园150亩。同时,通过“三变”改革,成立村集体公司,将村集体土地、空宅基地、林地及群众土地折股量化,并由村集体企业投资400万元开发天留山车轱辘泉水资源,将水资源折股量化给贫困户及村集体。将已废弃的天留村小学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瑞江苑餐饮服务公司,由该公司开发建成集餐饮、茶艺、休闲为一体的“天留小院”,租金每三年上浮25%。将各级财政投入到村子的发展类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投入到集体公司,形成村集体持有的股金,村集体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鼓励群众参与投资建设,引导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入股村级公司,让村民的闲置资金变成股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等形式自愿入股参与村集体公司开展旅游开发,增加经营收入。2017年10月,渭南航天生态园对外正式运营开放,十一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旅游收入400余万元。2019年五一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收入200余万元。天留村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同时,渭南航天生态园成功跻身国家3A级景区,2018年10月,天留村荣获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荣誉。

  从曾经的“深在闺中无人识”到现在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天留村面貌焕然一新,是桥南镇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临渭区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的一个典范。

  不再为读书发愁,不再为看病着急,不再为住房担忧,全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如今,桥南镇人民正鼓足干劲,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谈及未来的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小峰说,下一步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加快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持续做大做强传统核桃、花椒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秦药品牌”,大力推进全镇万亩秦岭道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形成集中草药种苗培育、技术培训、种植推广、物流初加工及医养康养等“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同时,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全面深入实施提供坚强后盾。(渭南日报 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王秋萌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