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蒲城:生活如画 乡风如歌-渭南文明网

陕西蒲城:生活如画 乡风如歌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12-15

  旧影陈踪无处觅,柴扉皆换靓门庭。

  12月2日,冬日的蒲城县陈庄镇东陈村,村民刘枢元正打扫着院落。回想起这些年的改变,刘枢元心里暖洋洋的——旧房焕然一新、邻里间没了矛盾、村里的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不时能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下身体……“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在家门口都实现了。”刘枢元说。

  远不止于此。在陈庄镇,许多村民和刘枢元一样,正体味着如画的生活、如歌的乡风,共享“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乡风改变生活

  说起陈庄镇东鲁村的改变,从2017年起便担任村保洁员的65岁村民董路广可以说是最有话语权的。每天清晨6时,董路广按时把孙子送去学校,回来后便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过去这一天可以说是满满当当的,打扫一趟差不多就得4个多小时,现在基本2个小时就打扫完了。乡亲们都养成了好习惯,垃圾装袋入桶,家家户户门前都干干净净,我轻松了不少。”

  走进东鲁村,一座座小小的院落整齐排列、一条条用青砖石铺成的小路干净整洁、一面面“家风故事墙”温馨生动、一排排绿化围栏设计唯美,小路的两旁有石凳、有盆景、有小花园、有健身设备,每到一处都有一处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

  即便是冬季,美丽的东鲁村依旧让人沉浸其中。这与村民口中过去“天晴一身土,出门两脚泥”的东鲁村大相径庭。“以前村委会门前可以说就是个大型垃圾堆放场,村里到处是杂草,村民家门口堆满了柴火,既不美观又不安全。现在的改变,是几年前全村人都不敢想的。”董路广说。

  村子的环境风貌有了改善,村民们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为:蒲城县陈庄镇内府村乡村大舞台

  91岁的奚甲正曾是一个标准的“老传统”,如今却成了村里带头弘扬好风尚的“老典型”。“老观念、老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大操大办红白事,大家爱面子、要攀比,弄得村里风气很差,我们的生活负担也重。现在好多了,村里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也不坐席了。遇见红白事,都是四菜一汤,结婚彩礼现在基本都是几千元,最多也不过万元,图个喜庆就行了。”奚甲正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村里的矛盾少了,年轻人负担轻了,生活更幸福了。”

  据了解,东鲁村还将继续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契机,加快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相结合,使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小厕所”助推新文明

  “一个茅坑两块砖,三尺秸秆围四边;一个坑位两锹锨,站起身来红了脸。”这两句打油诗虽然稍显夸张,但却真实地道出了陈庄镇东陈村曾经的状况。村民任发元提起过去的经历,仍旧觉得很不舒服,“过去全村都是旱厕,气味难闻,尤其家里来了客人,总感觉很没面子。”如今,厕所的改变,成为东陈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最大的亮点。

  “你看,我们家现在的厕所,和城里人家里的一样。自从把过去的旱厕改成了现在的水冲式厕所,家里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好了。”任发元高兴地说。

  近年来,东陈村共建成489户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水冲式厕所覆盖率达到90%。不仅如此,东陈村还将原来裸露在地表的排水管网全部进行改造,实现了雨污分离。

图为:干净卫生的陈庄镇思补村

  自2018年起,陈庄镇开始在全镇9个村实施“卫生改厕”项目,为全镇提供水冲式和双瓮式厕所的统一规格、统一样式、统一施工、统一质量标准模板,规范建设下水道、化粪池、出水管等改厕配套设施,对所建厕所逐一进行检查验收。截至今年4月,陈庄镇卫生厕所共改建4600余户,建成标准化卫生公厕1个。居民卫生厕所、公共卫生厕所标准得到了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陈庄镇党委书记刘刚说,“为巩固卫生厕改成果,建立‘美丽乡村人人创建’的长效机制,我们镇还把厕改和‘美丽庭院’等创建结合起来,提高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用一座座‘小厕所’助推新文明,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幸福驿站”里的文明风

  整齐错落的房间、干净平坦的马路、耳边不时传来老人一起结伴吃饭和聊天的欢笑声……陈庄镇内府村的“幸福驿站”里,几名老人正在愉快地用着午餐。

  “吃一天只要5块钱,好吃、实惠、卫生。自2018年运营起,我和老伴就一起在灶上吃饭。”村老年协会会长朱建春笑着说,“你看,我们这儿不仅能吃饭,还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生活服务,就是要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图为:陈庄镇内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内府村是一个老年人口较多的村,全村3400余人,60岁以上的老人达6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80多位。如何让老人们拥有舒适的环境、过上美好的生活,成了内府村打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关键所在。

  内府村的“幸福驿站”由原小学闲置的校舍改建而成。“幸福驿站”内图书室、休息室、幸福寿宴厅、文化活动室、文化宣讲室等场所一应俱全,主要为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化娱乐等服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让村里的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镇在内府村试点建立了‘幸福驿站’,就是要号召大家关爱老人、弘扬文明乡风。‘幸福驿站’从2018年3月正式运营到现在,效果非常好。”刘刚说,“下一步,我们还将把这种模式在全镇推广。同时,我们还在全镇开展了‘万条家训进万家’‘镇级党校全镇轮训’等活动,进一步在农村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更加美丽、文明的新农村。”(陕西日报 记者 雷魏添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