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市场是文明城市的标志和载体的一部分,更是我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窗口。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我市城区多个农贸市场和超市中商品摆放整齐有序,经营规范,一改以往脏乱差现象,但仍有部分商家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格格不入。
“要是市场里有公平秤就好了,我当场就可以和商贩理论。”10月17日,家住高新区恭安小区的王女士称,她在小区附近一菜市场买了一袋15斤重的苹果,可回家后用电子秤称后却发现重量少了2斤。王女士很生气,拎着苹果想去找商贩理论,但考虑到返回去商贩可能不认账,无奈之下只得吃哑巴亏。“像这苹果,才2.5元一斤,就是少个一斤两斤的,也不值啥。但是买贵的东西,比如说肉,有时候少得比较多,就会很在意。”王女士希望相关部门能在市场上设置公平秤,让市民买得放心。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不诚信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也并非只有卖蔬菜瓜果的是这样。黑心棉、天价虾、苏丹红咸蛋……这不禁让人发问:这场只求经济利益却不断拉低道德底线的闹剧何时才能收场呢?难道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要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吗?
诚信是无形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受得到。我市正在营造文明有序、诚实守法、公平交易市场环境的道路上前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这样才能让诚信市场这一文明城市的窗口愈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