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同心争创文明城市 携手共建美好渭南-渭南文明网

陕西渭南:同心争创文明城市 携手共建美好渭南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09-16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进步的标志。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渭南市以“创建为民、为民创建”为宗旨,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实现了城市的华丽蝶变。先后于2008年、2011年、2014年获得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5年、2018年顺利通过两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连续两届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如今,走进渭南城区,一条条街道宽阔整洁,树木繁茂,道路两边和小区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公益宣传栏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爱护环境等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昔日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政务服务中心内“最多跑一次”服务暖了民心……这一切都源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渭南百姓心中勾画过无数次的“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美丽家园伴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越走越近……

   

  用足“绣花”功夫 打造品质之城

  “咱渭南真的是越来越好了!绿化好,环境好,路也好。”家住宏帆广场小区的焦女士在渭南生活了80余年,见证了渭南这些年的变迁,提起渭南的变化连连夸赞。

  城市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以“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补齐城市短板。先后实施创文“十二项提升工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攻坚行动”。“四纵四横”绿化提升工程、南塬北坡生态修复工程、“花城计划”成效明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7平方米,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亮化、绿化、硬化工程让主城区越来越美。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对于城市管理,渭南市委、市政府一直高标准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绣好“文明城市之花”。近年来,渭南市为74条主次干道、13个街头广场和背街小巷配齐环卫工人,清扫保洁达到“无缝隙、全覆盖、一体化”。坚持“错时执法、动态监管”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为规范地摊经济,渭南市先后在城区设立260个早夜市摊点、54处瓜果销售点、28处小推车经营点,出台配套管理措施,加强规范引导,有效丰富了百姓需求、渲染了生活气息、激发了经济活力。

  文明渗入人心 打造文明之城

  市民刘先生是一名上班族,他说:“周末我和妻子都会带孩子一起来欣赏,跟她讲一讲这些字词背后蕴含的道理。”2018年9月,位于朝阳公园内的渭南好人主题公园正式亮相后,成了市民眼中的“打卡地”。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成为文明渭南人”“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文明用餐”“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走在渭南城区,一幅幅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公益广告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这些公益广告,把文明的种子播撒进人们的心里。

  全市创文攻坚战打响后,为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渭南市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践行“文明、健康、和谐、节俭、绿色”理念。积极开展“斑马线上我文明”“一盔一带”行动,打造斑马线上的靓丽风景。开展“唱响新时代、建设新渭南”宣传教育快闪和文艺巡演进社区、戏曲进校园、广播体操比赛、文化纳凉晚会、全民阅读等活动,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在市级媒体开设创建专题专栏30多个,形成高密度新闻报道和公益广告刊播态势;利用渭南新闻网、“渭水之南”“渭南发布”客户端等新媒体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民阅读量达到年均200多万人次;建立全市创建宣传公益广告库,不断增加公益广告的宣传数量和展示效果,渭南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实现公益广告全覆盖。

  现在,走在渭南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讲文明、促文明的浓郁风气。创文,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创建为民惠民 打造幸福之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渭南市创建指标最综合、涉及领域最广、发动群众最深入、创建效果最突出、市民获得感最明显的一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近年来,渭南市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活动,开设“百姓问政”栏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最大限度优化办事流程,“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达到525项;深入推进诚信渭南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信用中国(陕西渭南)”门户网站,信用指数位居西北地区第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渭南市积极促进大学生、进城农民工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解决了“大班额”“择校热”突出问题;加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四进”零距、“渭南·书享荟”等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聚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平安渭南”建设,社会治安水平极大提升;实施“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加大铁腕治霾力度,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已经形成,宜居之城、活力之城、人文之城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志愿服务成风尚 打造奉献之城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渭南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鼓励激励机制,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医疗、法律、心理援助等社区志愿服务;以文明劝导、维护社会秩序、打扫公共场所卫生等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景区、窗口单位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志愿服务网络。

  据了解,目前,渭南市志愿者登记在册人数达到24.75万人,志愿服务队2559支,其中,临渭交警大队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临渭区新世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市青年志愿服务队雷振民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在疫情防控期间,渭南市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志愿服务助力“四大攻坚”等活动。发挥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示范带动作用,为群众织密防护网。组织全市10多万名志愿者深入社区、小区、村庄等,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丰润道德滋养 打造好人之城

  近日,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渭南市4人入选:华州区简杨阳入选见义勇为模范,富平县张顺京入选诚实守信模范,富平县王玉白与合阳县程新会入选孝老爱亲模范。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近年来,渭南市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渭南标杆”推荐评选工作,3人获得“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8人荣登“陕西好人榜”、23人获得渭南市道德模范。2018年以来,共有27个集体、190名个人被树为“渭南标杆”,389家单位被评为文明集体。其中,乡村医生刘永生被评为“三秦楷模”,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临渭交警岳蒲杰荣获“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雷锋式职工”等多项荣誉称号。精心创作宣传先进典型的百集微广播剧,荣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彰显了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批又一批充满时代感、饱含正能量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来,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秦东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渭南日报 记者 杨欣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