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渭南文明网

奏响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

2019年渭南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0-03-16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2019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陕西省渭南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省宣传思想工作任务部署,紧扣全市中心工作,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标准完成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为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多项工作获省上表彰,其中,渭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合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潼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委宣传部的“争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单位和争做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个人”评树活动、华州区大型秦腔剧《大将郭子仪》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渭南市博物馆《百年沧桑——渭南记忆》陈列展览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二等奖。

  举旗帜:理论武装深入推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过去一年,渭南市按照“学懂弄通做实”和“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的声音成为秦东大地的最强音。

  不断规范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重点,服务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达18次,对7个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督导。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在全省首个地市创新开展“争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单位和争做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个人”活动,以市委名义表彰了10个先进单位和11名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力军作用,组织各类宣讲力量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机关,以专家学者讲理论、党员干部讲政策、先进模范讲故事、基层群众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各类宣讲活动4000余场、受众达28.4万人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现有22.7万余名党员在线注册学习;“渭南发布”“渭水之南”等手机客户端通过微话题、微节目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场所主阵地作用,用好用活用足农村主要街道、文化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举办“渭南·书享荟”品牌读书分享活动,推动其向基层拓展延伸,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读书氛围。2019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陕西渭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介绍了渭南市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经验做法。

聚民心:舆论引导持续有力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一年来,渭南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聚焦渭南发展,讲好渭南故事,传播渭南声音,营造奋力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 
  精心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集中力量做强正面宣传,唱响改革奋进的主旋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市县两级媒体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育+”系列宣传、美丽渭南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域旅游、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70年来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创新载体做好主题教育宣传报道,开设《榜样的力量》等专栏,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百名记者下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各级书记谈初心、话担当”系列访谈活动,深入报道渭南市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讲好主题教育的渭南故事。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渭南日报新增22个微信公众号,“渭南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11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上线运行,“爱+地名”APP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育新人:文明之花遍地开 
  文明,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温暖与感动。文明创建,锻造着城市的形与魂。 
  过去一年,渭南市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在全市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网络投票评选临渭区“戏曲进校园”等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10个,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巩固扩大渭南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果,并在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渭南标杆、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人物评选表彰宣传活动,潼关乡医刘永生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5人荣登中省好人榜,1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评选表彰渭南市第七届道德模范23名,渭南标杆集体10个、渭南标杆个人72名,命名表彰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3个和岗位学雷锋标兵22人,“新时代好少年”100名。集中开展脱贫攻坚扶志扶智“春季行动”,组织开展“扶贫扶志宣讲村村行”宣讲活动200余场,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华阴市扶志微电影微视频入编《扶贫扶志在基层——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实例选编》。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渭南召开,渭南市委文明办荣获全省文明办系统2019年度业务工作考核优秀奖。全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覆盖面达到80%以上,两个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15个村入选“陕西省2019年美丽宜居示范村”。扎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现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富平县“怀德生日会”品牌活动得到中省领导肯定和群众一致认可。 
  兴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以文化人润心田,城市软实力才会高质向上。 
  一年来,渭南市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坚持文化惠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兴盛。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秦腔现代戏《红梢林》、广播剧《村头一棵老槐树》荣获全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市委宣传部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组织奖。中国影像方志陕西卷《大荔篇》和《华阴篇》在央视播出,讲述大荔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的电影《黄河入海流》成功首映。持续实施惠民工程,全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建成县级图书馆总馆12个,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绽放青春奏响新时代旋律”大学生才艺大赛、“雅诵人和诗意渭南”诗歌诵读大会、“四进零距”、“青春之梦”品牌活动等3000余场次,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澄城县刘家洼考古成果、韩城市梁带村部分文物成功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推出《百年沧桑——渭南记忆》陈列展览,组织举办“让渭南非遗走向世界”、中国花馍艺术节、非遗脸谱展览、戏曲类非遗项目展演、“华州非遗·影动神州”等活动。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10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完成。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争取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6个1000万元,举办杭州——渭南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16次,推动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4家,全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1.6亿元,同比增长17.4%。 
  展形象:“美丽渭南”蜚声海内外 
  持续实施渭南新形象建构与传播工程,用好用活“世界你好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宣介渭南市情、资源优势、特色产品、精品旅游线路、投资环境等情况。一年来,多语种传播平台版面浏览量突破8920万,点击率超过7100万人次。全方位讲好渭南故事,加强与中省主流媒体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第三届驻华外交官渭南行、“让渭南非遗走向世界”多国媒体渭南行等活动,全年在中省和境外媒体累计发稿5800余篇(条),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稿件。精心做好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2019国际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渭南高质量发展论坛、中甲联赛渭南赛区、第六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等重大经贸文化体育活动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示渭南营商环境和优势活力。组织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奋力追赶超越建设美丽渭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各类新闻发布会、通气会46场次,不断提升渭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站在新的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自觉肩负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守正创新、敢于担当,为谱写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加快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渭南日报 记者 张绚丽)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